显示器是人们与电脑打交道的主要界面。一台显示器的价格在整套电脑里的比重往往能占到25%-35%,而且直接关系到用户的身体健康和使用感受。当前市场上主流显示器所采用的显示技术大体上经历了球面CRT、纯平、液晶(LCD)三个阶段。
球面CRT———昔日辉煌
球面CRT显示器曾经一直是主流的显示器产品,直到近年来才被纯平、液晶等“后起之秀”迎头赶上。
实际上,球面CRT显示技术的原理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电视机显示屏差不多。其主要显示部件是一个显像管。显像管的荧光屏上涂有一层薄薄的发光涂层,电子枪发射的电子束轰击发光涂层就能产生光信号,通过控制电子束就可以在屏幕上显示出不同的图像了。为什么要叫做“球面CRT”呢?这是因为这种显示器的显像管断面是一个球面,它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是弯曲的,而且显示图像也随着屏幕的形态而弯曲。
纯平显示———今日主流
纯平显示器也是CRT显示器,但它的脸面可不再是球面的了。
纯平显示技术一般又分为柱面和完全平面两大阵营。柱面显像管的代表是索尼和三菱。柱面显像管的屏幕在垂直方向已经实现了完全的笔直,在水平方向仍然有一点点弧度。采用柱面显像管的显示器画面更细腻、鲜艳,失真也不明显了,因此亮度高,色彩鲜明,适合对色彩表现要求高的场合。完全平面显像管的出现,使得显示水平达到了一个崭新的境地,其代表作是三星的IFT丹娜(DYNAFLAT)显像管和LG的“未来窗”。完全平面显像管的屏幕在水平和垂直方向都是笔直的,就像一面镜子那样平,而显示器的失真和反光,则被减小到了最低限度。
液晶显示———明日之花
液晶显示器的原理是利用液晶的物理特性,通电时导通,排列变得有秩序,使光线容易通过;不通电时排列混乱,阻止光线通过。通过和不通过的组合就可以在屏幕上显示出图像来。由于LCD本身的工作原理,也就决定了液晶显示具有厚度薄、适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直接驱动、易于实现全彩色显示的特点,目前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便携式电脑、数码摄(录)像机、PDA移动通信工具等众多领域。与传统的显示技术相比,液晶(LCD)显示器具有很多优越性,它完全没有辐射危害,对人体安全;LCD显示器不闪烁、颜色失真近乎于零;LCD显示器工作电压低、功耗小、重量轻、体积小,而这些优点都是CRT显示器所无法实现的。以荣获德国“汉诺威电脑展最佳设计奖”的EMC公司LP-500(19英寸)液晶显示器为例,其占用空间仅仅是同类19英寸CRT显示器的1/2到1/3,而且其净重仅有9千克。工作功耗只有35瓦,这要比同样显示面积的CRT产品少了近50%。
尽管液晶显示器由于价格和生产技术等方面的原因一时还难以普及,但预计2001年,全世界的液晶显示器出厂数量将比2000年增长98%v |